小平说法丨花钱找“关系”办事有风险 当心要不回钱还涉嫌犯罪
花3.7万元托人给丈夫调整工作岗位,事没办成,对方仅退回5000元,通过起诉要钱,却被法院驳回。11月11日晚,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许刚律师 “云”上普法,提醒公众:花钱找“关系”办事有风险。
花钱找“关系”办事是人们经常听到的话题,而很多人遭遇了“花了钱事没办成,钱也要不回来”的境遇。为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这种情况,许刚律师开展以“花钱找人办事,会有哪些刑事法律风险”为主题的线上直播普法讲座,从“花钱找人办事行为在法律上如何界定”“花钱找人办事都有哪些表现”“花钱找人办事会有什么法律风险”“花钱找人没办成事,钱还能要回来”4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剖析。
许刚律师指出,在花钱找人办事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受骗,则可以认定当事人为诈骗案件受害人,可通过司法机关的追缴退赔追回;如果当事人的行为被认定为行贿,不仅不能追回还涉嫌犯罪,案件涉及资金要被司法机关追缴没收上缴国库。市民孔女士的案例尤为典型。
孔女士在和朋友聚餐时向大家倾诉她丈夫工作辛苦,同席的曹某称可以“帮忙”,帮孔女士丈夫调换岗位,于是孔女士向曹某支付了3.7万元。可是过了大半年,孔女士丈夫的岗位一直没得到调整,她这才从朋友处获悉,曹某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是故意骗她的钱。此后,孔女士多次找曹某要钱,但曹某在退回5000元后不肯再退还。无奈之下,孔女士将曹某告上法庭,但结果却出乎孔女士所料。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孔女士给曹某的涉案款,是走后门、找门路、走捷径所用,其行为有悖公序良俗,助长社会不正之风,其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驳回其向曹某要回其余款项的诉求。曹某涉嫌犯诈骗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侦查,涉案款被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线上普法送知识,惠及群众促和谐。今年10月以来,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宋程程、徐晓云、罗震东等14名律师,结合时下热点,开展了《房屋租赁合同普法》《涉疫犯罪相关法律知识》《购买保险如何避坑》等29场线上直播公益普法讲座,惠及市民10.5万人次。
11月17日19时,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家事有约》公益普法讲座第十三期将进行线上直播,李露、路航等律师,就公司股权、股票期权、虚拟财产等财产离婚时如何处理等话题举行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公司法》那些事”主题的公益普法讲座。如果读者朋友对此次讲座有兴趣,可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观看。也可通过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官方微博、今日头条、快手、抖音号观看。或者通过西安市司法局微博、B站、抖音号“法治西安”等平台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