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孤勇者,百姓中的发声者》
\ | /
★
近日,中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江平先生去年的一篇“如何做一名中国律师”在互联网和西安本地的律师圈引发了热议。
江平教授从个人的多个角度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律师的职业价值和使命责任做出一一分享。在这篇文章中,江平教授提到了一位“对历史负责”的律师。这位律师便是今天的主人公——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许小平律师。
(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创始人:许小平律师)
一位对历史负责的律师
1943年出生的许小平,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在他身上,你总能找到陕西人特有的直爽和倔强。1963年,他怀揣报国激情应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将一腔热血都投入到国家铁路建设中去,11年的军旅生涯,将许小平从懵懂青年,锻造成为一名优秀干部。1974年,由于部队编制调整,在团政治处从事组织工作的许小平选择了转业。
(许小平律师‘左五’和战友)
1976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许小平律师先在企业工作,后又被选调到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在老法官高宝仓的手把手教育培养下能够独立工作时,被指派到陕北地区从事对特殊时期的冤假错案的审查平反工作。在许小平律师锲而不舍地调查下,先后为数十名知识分子平反了他们身上的冤屈。198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先后施行的背景下,许小平律师在高宝仓法官的推荐下担任了半年的义务辩护人。直到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或许许小平律师对律师职业的信仰大抵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在担任了半年的义务辩护人后,许小平律师经推荐到西安市法律顾问处担任兼职律师。在这里,许小平律师作为一个律师界的“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辩论技巧。1980年秋,许小平律师在西安市司法局面向社会招聘律师的200多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陕西省司法厅直接授予律师资格的应试者。自此,许小平律师开始了自己长达四十余年的律师职业生涯。

(1980年冬 许小平律师在雁塔法院出庭辩护)
1983年,许小平律师向当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致信,要求对律师进行改革,成立私营律师事务所。在那样一个思想还未解放的年代,许小平律师冒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为自己所钟爱的律师事业争取权利。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许小平律师没有放弃。1995年7月,在经历了12年漫长的等待之后,许小平律师终于可以开始筹备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了。从此,西安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就这样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的。可是,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又能有几个人懂呢?
1995年间,许小平律师在自己办理案件中发现当时的收审制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侵犯了人权,而且还容易衍生出许多其他的问题。于是,他在《刑诉法》修改之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人容易放人难——简论收审制度的弊端》(又名《关人容易放人难:谈谈收审》)。在深刻分析当时收审制度弊端的同时,大胆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督查整改,誓力将制度弊端对公民的危害降到最低。后来,江平教授回忆道:“我想这是一个对历史负责的律师,他看到了收审制度的弊端,他也敢于提出收审制度的弊端。我们的律师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里看到的东西最清楚,碰到的问题最深刻,所受的切肤之痛比别人更多,所以律师能不能够就中国的法制建设提出意见,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感”。
我想,在今天。用“能够对历史负责”这样的字眼去评价任何一个人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许小平律师来说,这样的褒奖实至名归,这样的荣誉当之无愧。从1976年,在陕北地区从事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时起,想必许小平律师就明白了对历史负责的厚重使命和责任。自那时起,许小平律师就将自己对法律事业的满腔热忱融入到自己四十年如一日的为老百姓发声的职业生涯中去了。
一位老百姓的律师
1995年7月,许小平律师开始筹备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办所宗旨的确定上,他取了“诚信好礼,仗义执言”八个大字。后来,有的律师建议取掉后面四个字,意思是多办企事业单位的业务,不做老百姓的业务。许小平律师没有同意,在他看来:“律师帮助身边的穷人是执业理念的升华,全世界的律师都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在这样的立所宗旨的指导下,许小平律师带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为老百姓争取权益的第一线。
1995年7月,全国道教协会主席任法融当面对许小平律师说:“你要多帮助穷人,你身边的穷人太多了”。
1999年4月2日,在北京参加刑事辩护年会上,江平教授给许小平律师题词:“为普通百姓的利益而服务”,鼓励他继续为普通老百姓们的权益发声。
(1999年4月2日 江平教授题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6月,美国福特基金会派许小平律师到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接受“NITA”的春季培训,当导师问许小平律师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时,许小平律师答道:“帮助穷人”,导师又问他的业余爱好,许小平律师仍然答道:“帮助穷人”。听闻他的回答后,导师带领着大家为许小平律师送上热烈的掌声。
(2008年5月4日,许小平出席了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成立50周年的庆典活动 ,并作了执业28年的演讲)
2007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法官协会、中国检察官协会、中国警察协会、中国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刑事理论高层论坛会上,许小平律师大声疾呼:“全社会的法律人都要关注身边的穷人”。许小平律师的发言受到参会人员的肯定,会场上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007年 许小平律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法官协会、中国检察官协会、中国警察协会、中国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刑事理论高层论坛会上)
从1980年起到现在,许小平律师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穷人、未成年人、农民工、下岗工人和无依无靠的老人。有的保住了性命,有的宣告无罪,有的从轻发落,为多位未成年人讨回了公道,获得了足额的民事赔偿。而他不但未收取一分钱的费用,反而还给孩子们捐献了费用,为他(她)们治病养伤和读书上学。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自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今天,我们在许小平律师身上看到了这样高尚的品德。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行,为律师行业的发展蹚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为普通百姓敢于发声,让他们在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温度。对历史负责,为百姓发声。是坚持不懈地为王华州奔走呼告,是勉励青年律师们谨记江平教授的“求真务实,力诫虚浮”的题词赠言,是几十年如一日对“诚信好礼,仗义执言”的立所宗旨的躬身践行。这样的人,值得历史的肯定,值得老百姓们的爱戴。
许小平律师时常说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我只是宇宙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一把水泥,我来世上是为年轻律师修桥铺路的,等路修通了,平坦了,端直了,桥架好了,路灯亮了,让年轻律师平安,和谐,舒坦地走过他们的一生,我作为一名老学生,老律师也就心满意足了”。